项目管理系统

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智能管理系统

一、项目建设目标

围绕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,为投资建设单位量身定制工程项目智能管理系统,实现工程项目从工程立项到竣工交付的全过程智能管理,以投资费用管理为核心、以合同管理为载体,实现费用、进度、质量、安全的智能管控。

1、综合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:通过标准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手段,协助投资建设单位综合提高工程项目的费用、进度、安全、质量管理水平,达到知进度、控费用、提质量、防风险的目标。

2、标准化:系统内置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标准,包括工程量清单标准、定额标准、各种管理标准、风险预警标准,推动项目管理数智化落地。

3、信息化:实现相关领导、技改工程部、投资管理部、生产厂矿、监理、施工单位等都纳入系统,按照权限发起、审批、查看单据,实现无纸化办公、在线协助多方联动,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。

4、全过程:纵向贯穿立项、招标、施工、竣工的全过程,通过对投资费用、进度、质量、安全等方面的控制,以及对概算、合同、变更、结算、资金要素的管理,全过程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控能力。

5、动态化:实现施工现场的质量、安全、进度、签证等通过手机APP实时写实和上报,实现进度、质量、费用、安全的动态管控和智能预警,为领导、各级管理者提供及时、动态、可控的工程项目管控信息,项目异常和问题的动态预警。

6、费控预警:实现概算的在线对比分析与在线审查,动态反馈超概风险,动态掌控局部超概、防范整体超概,投资费控由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测、过程预警。

7、数字化:实现动态积累投资建设单位宝贵的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资产,包括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、设备采购价格、工程造价指标等数据资产。

8、降本增效:通过标准化落地、信息化实现、动态化管控、智能化应用,全过程管控工程项目成本,有效管控和降低费用。

二、系统整体框架

建设单位工程项目智能管理系统整体框架,包括项目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、项目前期管理、施工准备管理、施工过程管理、项目竣工管理、可视化看板和统计分析报表,以及实现与周边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动态对接、单点登录和代办任务对接。

系统整体框架如下图:

三、系统功能模块

工程项目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基础数据库的支撑,实现项目前期管理、施工准备管理、施工过程管理、项目竣工管理等,系统建设具体功能模块如下:

1、基础数据库建设:

1.1、标准WBS工作分解结构库

1.2、标准实物量指标库

1.3、标准工程量清单数据库

1.4、标准预算定额数据库

1.5、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数据库

1.6、设备价格数据库

1.7、安全质量考核体系库

1.8、项目管理动态预警机制设定

2、项目前期管理:

2.1、项目立项审批

2.2、概算分析审查与超概动态预警

3、施工准备管理:

3.1、招标控制价编制审批

3.2、项目合同费控和招标结余分析

3.3、施工方案(含人员架构)管理

3.4、进度计划管理

3.5、里程碑控制点管理

4、施工过程管理:

4.1、图纸与勘察设计文件管理

4.2、项目资料分类管理

4.3、安全和质量管理与整改跟踪

4.4、安全管理与整改跟踪

4.5、询价定价审批

4.6、现场签证及费用审批

4.7、进度结算审批

5、项目竣工管理:

5.1、竣工验收管理

5.2、施工竣工结算审批

5.3、设备采购结算管理

5.4、项目竣工结算数据汇总分析

6、看板与报表:

6.1、各种可视化分析看板

6.2、各种统计分析报表